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选句子123句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专题

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及道理

(1)、(故事)椎锻者,所以平不夷也;榜檠者,所以矫不直也。

(2)、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1 

(3)、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5)、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6)、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非常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可是,仍制止不了继续有人违法采金。

(7)、(故事)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

(8)、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9)、(故事)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人,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10)、(这就是价值观不同啊,人们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会有不同的结论是因为评判标准不同。但显然欲不欲的人少之又少。)

(11)、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

(12)、答:《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二字,司马迁认为是遭遇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而王逸则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写其“美政”理想和坚贞情操: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表现其苦闷、彷徨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主要内容是其美政理想和身世之感,“美政”主要指明君贤臣共兴楚国,屈原主张两美必合,还与他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3)、(故事)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

(14)、(故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

(15)、(如果把权势给恶人,就是为虎传翼,要飞来吃人的,所以权势交到什么样的人手中是要慎重对待的。)

(16)、(点评)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17)、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18)、▶ 给人忠告的困难,不在于忠告者本身,难在于必须了解忠告对象的心理,邻家老头与富家关系不够深厚,交浅言深,不能取信于人,反而遭人猜疑。反过来说,我们思考判断问题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要从事实出发想问题,不能简单以关系好或者坏作为自己想问题的出发点。

(19)、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许多篇目都是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0)、寓意: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大全

(1)、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 2

(2)、答: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所说:“其农被词人,非一代也”,李白的诗“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的涛“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都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3)、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4)、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有什么影响?

(5)、比喻两头没有着落。《韩非子·解老》:“(人)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6)、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7)、(如果有大贡献,就应该有厚赏,并无不可,按功授禄嘛,这样才能顺应人性,调动激励人们的积极性,把事干好。儒家只看到尊卑等级,完全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要想富国强兵就要调动社会活力,打破阶级固化。)

(8)、(故事)造父方耨,得有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子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策,未之用也,而马咸骛矣。

(9)、(没有什么事是只有利而无害的,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则可为之。政治措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从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就应该坚持。)

(10)、(君主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势,要善于使用权势来治理国家。)

(11)、《韩非子》全书共10余万言,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全书有寓言故事三四百则。作者善于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而取材于社会现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的寓言,则是韩非子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的,这些生动的故事,虽然出自特定的环境,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因此,书中许多寓言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有的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如自相矛盾>、讳疾忌医>、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老马识途>等,更是耐人寻味、警策世人,所以流传数千年仍被广泛引用而不衰。

(12)、虞庆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能言善道是出了名的,据说他能把黄河说得倒流,凋谢的花儿说得再盛开,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的年代,估计会成为一名有大作为的律师。

(13)、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4)、   《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千百年流传不衰,“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等,都以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15)、(点评)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16)、第三段为主要内容包括故事和点评,若干故事有多个版本。

(17)、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3 1415

(18)、(故事)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19)、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20)、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6 

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故事)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乱荆。

(2)、(故事)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3)、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4)、成语自相矛盾就是出自韩非子,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的武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抵御。楚国有个商人,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着路人说:我的盾啊刀枪不入,最尖锐的盾都刺***它,然后又说他的矛尖锐得可以刺穿所有东西,结果就被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商人立马没声音了。

(5)、(故事)一曰:王子於期为宋君为千里之逐。已驾,察手吻文。且发矣,驱而前之,轮中绳;引而却之,马掩迹。拊而发之,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马而走,辔不能正也。

(6)、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7)、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听从郑袖的话,每次见楚王时,都掩住鼻子。楚王对郑袖说:“新美人来见我,经常掩住鼻子,这是为什么呢?”郑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装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楚王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袖的构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郑袖精心设计的圈套,硬要追问个水落石出。郑袖窃喜时机终于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说:“不久前曾经听她说过,不喜欢闻到王的臭味。”楚王一听怒不可遏,大声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来!”

(8)、还有就是讳疾忌医,讲的是蔡桓侯与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的神医,能防微杜渐,在蔡桓侯还未病入膏肓时就提和他讲他的病需要及早治疗,可是蔡桓侯却不以为意,甚至讽刺扁鹊。直到后来病入膏肓无药可治才找扁鹊治疗。

(9)、(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就是人性,利益。)

(10)、(小病不治,等病入膏肓则为时晚矣,治国也是如此,积重则难反。)

(11)、(故事)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

(12)、(故事)子绰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13)、(子夏是马后炮啊,晏子能洞察出田常要取得齐国政权的趋势已经很了不起了,苛刻了。儒家无非是要维持礼这一等级制度。)

(14)、(故事)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15)、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16)、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断是非。”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17)、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18)、(故事)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饰之;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

(19)、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韩非子·说难》:“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20)、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4、韩非子的寓言小故事

(1)、①靖郭君:本名田婴,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文(孟尝君)之父。齐湣王即位三年时,赐封田婴于薛邑,故称薛公,号靖郭君。城薛:城:动词,筑城。薛:春秋时诸侯国国名。战国时为齐所灭。地在今山东省滕州南。滕州市有“薛国古城”。②谒(yè)者: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③请者:拜访的人。三言:三个字。益:多。有于此:有,等候,等待。④亡:通“毋”。可译为“不”、“不要”。更:连续,接续。⑤荡:平坦。⑥阴:《释名》阴,荫也。荫庇。⑦隆:本义:高。隆,丰大也。—《说文》。⑧辍(chuò):中止,撤销,舍弃。

(2)、语言上,《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而又精练准确。《庄子》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音调和谐而富有诗意。

(3)、(个人技能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才能发挥用处。)

(4)、其古诗文学习贯穿始终。这里的古诗文专指经、史、子、集分类的集部诗文。为使内容选择与编排更明晰,将古诗文分为“诗”与“文”两类。“诗”主要指诗、词、曲等。古诗词由易到难编排,能力目标逐步提升:小学阶段诵读浅易古诗词,体会其音韵美和情感美,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初中阶段诵读古诗词,了解诗词格律,体会其情感美和意境美,获得审美体验;高中阶段诵读古诗词,理解诗词格律,体会其意境美和哲理美,获得审美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包括“文学”和“文章”。“文学”主要指故事、寓言、神话、游记、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阅读随学段增高而拓展,小学以故事、寓言、神话为主;初中以神话、游记、散文为主;高中以散文、小说、戏剧为主。“文章”主要指记叙性、说明性、议论性等实用文类,文章阅读由浅至深逐步提高。小学以记叙性为主兼学说明性文章;初中以记叙性、说明性为主兼学议论性文章;高中以议论性为主兼学记叙性、说明性文章。通过系统学习,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和意蕴美,体会作者的志趣、情怀与抱负,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5)、(点评)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负之时也。

(6)、(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才安全长久。)

(7)、(高考)2020高考语文真题汇总(14篇推文)

(8)、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11 

(9)、(故事)淖齿闻齐王之恶己也,乃矫为秦使以知之。

(10)、(点评)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11)、“诸经”之后读“诸子”。“诸经”是以书见人,“诸子”则是以人见书。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有管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孙子等。管子是春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管子》一书包含了其深刻的思想和主张,具有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和使民“自化”等治国安邦的策略和方法。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老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所著《庄子》将老子的“无为而治”发展为绝对的“无为”,将老子的辩证法发展为极端的相对论,其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篇章,要求人们去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以彻底摆脱私欲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墨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墨子》一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平权思想;主张“非攻”,在《公输》一文里有详细的记述。荀子是战国晚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荀子》一书不仅内容丰富,说理透彻,而且包含了许多历史典故,荀子极为重视教育,主张学与思、知与行的统强调“学不可以已”。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中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买椟还珠”“滥竽充数”等,这些寓言富含深邃的哲理,历久弥新。孙子是春秋末期军事家,《孙子兵法》一书论述了用兵的战略和战术,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其战略思想不仅应用于军事,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2)、答:《孟子》是对话体的论辩文,《庄子》则是抒情性的说理文。

(13)、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14)、公孙仪相鲁而嗜鱼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③,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⑤,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⑥。

(15)、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16)、根据传统经、史、子、集分类,集部主要是诗文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总集、别集、诗文评、词曲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是《文选》,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而成,所以也称《昭明文选》。《文选》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南朝梁代的130多位作者的700余篇作品。按赋、诗等分为38类,各类编排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从作品时代看,除屈原、宋玉、李斯等人的作品外,《文选》主要选录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品;从思想内容看,既有政治教化的作品,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写景抒情之作;从艺术形式看,多为骈偶之作,选文富有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艺术标准,也即只有意旨与文辞并茂方可入选。因经史诸子多以立意纪事为本,所以《文选》基本未选入这些文章。《文选》内容赡博,选录精审,成为后世学习汉魏六朝诗文的主要读物。语文教材里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曹操、曹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等人的诗文均出自《文选》。继《文选》之后,一些编选各体诗文的重要总集还有《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以及专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这些诗文集是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取之不尽的富矿。那么,如何从浩瀚的经史子集里选择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还需追本溯源,寻求学理依据。

(17)、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18)、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19)、(不会因事而变,不会根据事物的规律办事,最后办不成事。)

(20)、(故事)夫少者侍长者饮,长者饮,亦自饮也。

5、《韩非子》寓言故事

(1)、探讨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化,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与语文教材结构。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使其成长为人格完整、心灵润泽、刚健质朴、美善相谐的一代新人。现代语文教材经过百余年改革发展,已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语文教材结构。语文教材由若干个系统组成,最主要的是知识系统、文选系统和活动系统。据此,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也应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系统、传统文化文选系统和传统文化活动系统。追溯传统教育源头,可从《论语》里找到依据。

(2)、答:《韩非子》是说理散文,其中的寓言故事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这也是《韩非子》最具文学意味的一点。

(3)、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4)、房子是做好了,不久,没干透的木头由于承受过重的泥巴而变弯,虞庆的新房子就这样倒塌了。

(5)、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②。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③”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④”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⑤。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⑥,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⑦”君曰:“善!”乃辍城薛⑧。

(6)、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7)、首先,屈原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顿挫、章法灵活多变的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他善于运用楚国的民间方言口语来写诗,使诗歌语言丰富多彩,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在诗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和叠音词,创制对偶句式,使作品在悲怆、愤慨的激情里融进一种低徊往复的忧叹与哀思,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8)、成语自相矛盾就是出自韩非子,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的武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抵御。楚国有个商人,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着路人说:我的盾啊刀枪不入,最尖锐的盾都刺不穿它,然后又说他的矛尖锐得可以刺穿所有东西,结果就被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商人立马没声音了。

(9)、(故事)一曰:宋之酤酒者有庄氏者,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庄氏之酒,其狗龁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佗家之酒。问曰:“何为不酤庄氏之酒?”对曰:“今日庄氏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

(10)、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5 6

(11)、(抓住主干,纲举目张,君主要治吏不治民,中央集权,分级管理。)

(12)、(儒家的理念不合适宜,虽然好听,但没有用,就像孩子玩泥巴、玩过家家一样,只是银样蜡枪头,是假把式,肚子饿了还是要回家吃饭的。)

(13)、(就算施政得很好,但一个突发情况、意外事件也可能颠覆政局,所以治国者要有风险意识,建立应急机制,让政治更有韧性。)

(14)、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15)、《孟子》文风至大至刚而又饶有韵味,具有充沛的气势。《庄子》特别是内篇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

(16)、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两个卖矛和盾的人,一个说自己的矛无论怎样的盾都戳得破,一个说自己的盾无论怎样的矛都戳不破,后来一个人让他们两个人的矛盾碰一下,他们两人却窘迫地话也说不出。所以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是有逻辑的、通顺的。

(17)、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8)、(故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19)、(时过境迁了,对古代的做法不能盲目效法。)

(20)、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1)、   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论语》、《老子》,以其弘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写作特点,对后世说理散文有广泛的影响。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但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论语》言近旨远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它和《论语》都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

(2)、(点评)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3)、(故事)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起家无虚言。”

(4)、(故事)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5)、“经子通,读诸史。”“诸史”主要指《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其中影响深广当属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计130篇。《史记》不仅是一部宏伟的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甚巨。

(6)、(点评)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7)、(故事)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8)、(内在对人的外貌的改造作用,人虽然是以貌取人的,但也会日久见人心,日久生情。)

(9)、(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5种)

(10)、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

(11)、(搞平衡,不一定能培植出不蒙蔽自己的臣子,还不是最佳方案,用下级监督上级是更好的方案。)

(12)、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13)、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14)、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能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15)、(连低智商的生物都知道不能入深渊,都知道避险,何况是人,更不会以身试险,严刑就好比深渊,人们不会以身试法的,只要能做到必罚,这样就能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

(16)、《小学》由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编纂而成,其核心内容是教育儿童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尊敬长辈,《小学》内容上承《论语》,下启《弟子规》,既识字又学文,是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教材。从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可知,历代蒙学教材繁丰,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三字经》由南宋王应麟著就,全书共一千余字,用三言韵语编成,取材典范,朗朗上口,内容广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阐发了为学和为人的道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既教儿童识字、写字、阅读,也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期,共有五百多个姓氏,其中三十多个复姓,用四言韵语编成,不但让儿童学习知识,增广见闻,还可通过寻根提高儿童对姓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千字文》由南北朝周兴嗣编纂,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开篇。全书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对仗工整,体例明晰,典故荟萃,文采斐然,内容涵括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语文学习的佳作。蒙学教材影响较大的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格言联璧》《弟子规》等。这些蒙学教材因受时代局限,有些内容已不再适宜,可从中节选文质兼美的语篇。如《声律启蒙》开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朗朗上口,声韵和谐,内容博雅,从中既可学习语音、修辞,也可积累词汇,训练语感,丰富想象。又如《格言联璧》,“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再如《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易经》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黄金时间,这些蒙学经典选篇是滋养儿童心灵的甘露,既可让儿童感知汉语的音韵美,又可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熏染,从而达至教文育人。

(17)、(故事)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为圃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18)、(在实践中检验吧,说得天花乱坠的虚辞虽然别人说不过,但若进行实际考证调查后就会显形了,这就是韩非的形名术。)

(19)、(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20)、(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要成事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的。)

(1)、(故事)一曰:晏婴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2)、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韩非子·内储说下》:“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3)、(点评)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