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最后一句话【文案88句】

谭嗣同最后一句话

1、

(1)、我曾写过一个系列的书,叫做《历史的温度》,目前出到第四本。初衷是给成年人朋友们看的,但后来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也非常爱看。

(2)、这把大将军钝刀虽然对得起“钝刀”之名,他全身都没有开锋,厚如钢板,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刀刃,甚至比锯子还不如,因此,行刑的过程自然是极为痛苦和恐怖的。

(3)、诗的后两句,应该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慷慨激扬,荡气回肠,悲壮决绝,充满了英勇就义的英雄豪情!也使得该诗成为千古绝唱!

(4)、清末著名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和“津门大侠”霍元甲得知后,二人商量一定要让“大刀王五”入殓,于是霍元甲趁着一天晚上,冒险登上城墙,取下“大刀王五”的头颅,送给他的家人,按照回族风俗安葬。

(5)、杨深秀名列“康d”第其实也有点奇怪:他并非像康广仁那样和康有为有亲戚关系,也不是像剩下四人那样,都是光绪帝亲手提拔的“军机四章京”。

(6)、西人以为义和团之余d也,枪杀之,弃其尸。明年正月,沈愚溪收五尸而葬之,且树碣志其地,今无人知其处矣。愚溪尝语人曰:“五死累月,天寒尸未腐,嚼齿怒视,目光炯炯如生,犹可想见当时愤斗之状”云。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透过历史的烟云,自会透明。

(8)、事后,朝廷派人去“康d”刘光第家抄家,发现了一封刘光第之前还没有写完的奏折。

(9)、按梁启超著《林旭传》,当初林旭曾劝谭嗣同勿信袁世凯,写诗给他:“愿为公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本初”是东汉末年枭雄袁绍的字,而“千里草”意指董——林旭的意思是宁可去求助当时统领武卫后军的董福祥,也别相信袁世凯。

(10)、所谓“将军刀”,是指无刃的练刀,钝如铁。刀子落在脖子上,不是砍脑袋,而是打、砍、锯、数刀子。受害者的脖子被切掉了,肉汁还没断,疼痛可想而知。

(11)、回到北京后,“大刀王五”时刻想为谭嗣同报仇,一开始想刺杀清廷中的荣禄等人,无奈戒备森严,计划没有成功。“大刀王五”奋勇杀敌

(12)、不过,恰恰在谭嗣同头颅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开始反转。在他身上,死亡不是表现为凋零,而是盛放,不是表现为葬礼,而是生机,不是表现为终结,而是开端。他的维新同志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固然脱逃,从此却不得不在狂飙突进的时代载沉载浮,最终不是被抛弃,就是被吞噬,唯有他像神祗一样矗立于时代之上,俯瞰改革潮落,革命潮起,一个激进的世纪奔涌而来,席卷而去。难得的是,他的形象和价值并未因死亡而固化,死亡反而打开了他孤苦的生命,使之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改革派、革命派、政治人、知识人、佛教徒、诗人等,纷纷引他为同道,把他推向高冷的神龛,并从他的履历和文本当中发掘最适合自家的资源。正如每一次哀悼都是一种招魂,每一次诠释都是一种重生,这一百二十年来,不断重生的他始终与时代同行,始终是每一代人的同时代人。

(13)、临行前,作为原刑部官员,刘光第还是发出了之前大家反复提出的质问:

(14)、变法事败之际,林旭对于是否应该逃跑,还是有犹豫的:自己只是参与变法图强,并无造反之意,甚至他在与同乡郑孝胥商议对策时,自觉未必算是“康d”。

(15)、这样的人物,这样的精神,不仅在支撑人性的高度,还在探测生命的深度,在任何时代都该受到瞻望咨嗟,顶礼膜拜,何况是当下这个压抑、犬儒的时代呢。这正是谭嗣同成为万人迷的背景和理由。不过,在此必须要分清,致敬谭嗣同与烈士精神,未必表示希望其重现于世。我们常常叹息,当一个时代需要英雄,却没有英雄挺身而出,何其不幸;事实上,当一个时代需要英雄,本身已经足够不幸,既是英雄的不幸,也是期待英雄来拯救的常人的不幸。所以说,谭嗣同与烈士精神,最好的结局,即在人间只出现一次,就此化作丰碑,“世间再无谭嗣同”;出现的次数越多,越印证国事的危急与世道的败坏。

(16)、只是,随着洋人逐步进入中国,银行开始兴起,镖局生意越来越差。

(17)、还有一种不幸,则是先行者的孤独。我们今天常说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然而纵观古今,困顿与冻毙正是大多先行者无法摆脱的宿命。谭嗣同的时代,主流不是维新,而是守旧。戊戌变法期间,一位叫李文诏的广西举人上书说,纵观大清官员,大约主守旧者,十之七八。如果考察的范围拓展至民众,守旧者的比例该在十之八九。在此语境之下,作为先行者的维新派注定孤独,民众给予他们的不是掌声,而是嘘声和骂声。拿谭嗣同之死来说。与大刀王五齐名的通背猿胡七(胡致廷)回忆道,谭嗣同就义那天,“那里黑压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脸上都露出非常凄惨的颜色”(胡七《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这是目击者的记录,按理说应该可信,不过还有一种记载,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从刑部监狱押到菜市口法场的路上,被围观群众掷以烂菜叶,处斩之时,激起一片欢呼喝彩之声。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可信呢?我想补充一条佐证。与谭嗣同同日被捕的张荫桓,在英国、日本外交官的营救之下,侥幸不死,充军新疆,途径河北保定:

(18)、杨锐是支持变法图强的,也带头参加过“公车上书”,但他看不惯康有为,反对他的很多观点,一度曾写信给张之洞,称康为“缪妄”(张之洞曾欣赏康有为,后称康为“贼”)。

(19)、浏阳会馆谋大事,大刀王五保安危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9月23日,夜,北京,浏阳会馆!

(20)、但是荣禄也不是傻鸟,他只要会有人要暗算他,平时防范非常严密森严。王五埋伏了几次,发现荣禄出门必然带着大量卫兵,即便在家里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2、

(1)、后来他跟大刀王五的关系如此之好,甚至结拜成异性兄弟,也恰恰是谭嗣同特别重视兄弟情的原因所在!

(2)、杜根: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

(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谭嗣同的死,作为父亲的谭继洵不是不念父子血脉亲情,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作为湖广总督的他本就没什么话语权,贸然为谭嗣同求情,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5)、何以至此?生前落寞,身后荣耀,对一些先行者来讲,可谓常态——当然对更多先行者来讲,常态则是生前落寞,身后依旧落寞。其原由,往往归因于时代的进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那么,今天是谭嗣同的时代么?细究起来,谭嗣同生前与身后的中国,一些地方,毫无变更。譬如守旧,当年作为主流,而今何尝不是呢?正如鲁迅所嘲讽的那样:“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鲁迅《随感录四十八》,刊于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照此说来,这不是维新的时代,而是需要维新的时代,这不是谭嗣同的时代,而是渴慕谭嗣同的时代。

(6)、1875年生人的林旭其实是少年得志,且按当时的眼光来看,应该是前途无量的。

(7)、谭继洵是通过科举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一步步跻身成为朝廷大员,在复杂的官场上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循规蹈矩,在政治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改革思想更加激进的谭嗣同,两人又是一起生活的至亲,可以想象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是多么尖锐。

(8)、而入狱后,谭嗣同自知来日不多,愤然在狱壁上写下流芳百姓的佳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谭嗣同墓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县城南约8公里河花街四洞村石山脚下。

(10)、谭嗣同听妻子这样说,先是叹气伤心,呜咽泪流,随后苦笑一声:

(11)、杨深秀1849年生人,是“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杨深秀是标准进士出身,在1897年担任了山东道监察御史,大致相当于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和纪委书记。

(12)、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

(13)、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谭嗣同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故居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不过,谭嗣同不愿做大清的子民,是有其文章书信为证的。他不但痛斥爱新觉罗皇室为“贱类”,还自称“求去湖北,如鸟兽之求出槛絷;求去中国,如败舟之求出风涛”,且试图以金钱换取英俄等国的“贡监”身份(大概是指外国护照),以求免遭“华官妄辱冤杀”。

(15)、他这次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谭嗣同等六君子收尸,因为菜市口刑场不同于其他地方,说的好听点,公正严明,说的难听点,血馒头谁抢到算谁的,尸骨收到一块是一块。不说兴国晕倒了,即便他没晕倒,今天也收不到尸,因为谭嗣同等人被行刑后,头颅被挂在了城门外,用来警示他人,尸体则被放在城墙下面,有官兵专门看管!

(16)、之所以要把这两人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俩有不少相似之处:

(17)、“五哥,谢谢你。”谭嗣同对着王五的背影,轻声说道。

(18)、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19)、谭嗣同仍然倔强地回答不是,这让其母亲徐五缘,既心疼又欣慰:

(20)、“嗯”王五没再说什么,他后退一步,深深朝谭嗣同拜了一拜。

3、

(1)、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2)、戊戌政变后,光绪被幽禁,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清兵开始满街搜捕维新派人士,大刀王五想保护谭嗣同杀出京城,谭嗣同却要他先救出皇上,王五告诉他力量微小,难以成事,谭嗣同长叹一声表示放弃逃出,要取义成仁,梁启超也劝谭嗣同随他出走日本,亦为其拒绝。

(3)、谭嗣同被杀,并非是因为他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完全为了民族兴亡而慷慨赴死:

(4)、但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是想让中国走出积贫积弱的局面,变得更强大。

(5)、“五哥,烦劳你护卫杨雄等兄弟的安危,我之信念,需由这几位兄弟传承。”原来谭嗣同放弃自己逃走,他安排了其他几位革命兄弟逃生。

(6)、谭嗣同在北京逝世。玄武门北半部胡同浏阳会馆的老前辈刘凤池,晚上冒险到刑场收尸,把头和身缝在一起,把棺材埋在寺庙里。第二年,人们千里迢迢地帮助他回到家乡浏阳。

(7)、侩子手锯了几下,又抬手吆喝一声,剁了下去,又锯几下,又剁几下。

(8)、这第一句写的是“去”,去的事,去的人。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他那些逃亡的维新派战友,内心也希望他们也能像张俭一样,望门投止,能受人保护。因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他“思张俭”。

(9)、第三句,是谭嗣同英雄主义的宣言:我的选择,是横刀向天笑,选择留,选择死亡,选择笑对死亡。。。每次看到这一句,我要流泪。。

(10)、不过,由于刘光第清廉刚正,不喜钻营,所以一直过得两袖清风,官运也很一般,在刑部担任六品官员很多年,一直得不到提拔。

(11)、谭嗣同一方面也想跟母亲撒撒娇,另一方面又得故作坚强,这种内心跟外在表现的矛盾,形成了激烈碰撞,对谭嗣同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12)、除了这把“凤炬剑”外,谭嗣同还留下了两把自制的琴,一把叫“雷残琴”,一把叫“崩霆琴”。这两把琴也是他跟妻子李闰的心爱之物,在他赴京变法之前一夜,两口子曾灯前对弹。随后,他携带着这两把琴,外加那把宝剑,毅然赴京变法,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13)、谭嗣同在十八岁的时候,奉父命,跟湖南观察使李篁仙之女,名叫李闰的女子结了婚。他跟李闰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比肩梁山泊与祝英台、白娘子跟许仙、牛郎跟织女。当然那些爱情故事都涉及到神话传说,而谭嗣同跟李闰确实是人间的爱情。

(14)、兴国毕竟年龄小,没见过如此世面,何况谭嗣同和师傅王五交好,兴国便如待长辈一般敬重谭嗣同,此情此景,再也无法忍受,两眼一黑,便望着栅栏栽了下去,旁边的百姓一时间也被刑场的事吓傻了眼,很多人呕吐着离开了,所以兴国虽然摔倒了,但是并没有被人踩伤。

(15)、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了戊戌变法。其年6月4日,光绪皇帝正式宣布变法,一并颁布了“明是国是”诏书。想不到三个月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

(16)、给李闰的另一封残信,则缺失了头尾,仅余一句话:“我捐的是自己的书,和父亲大人书无涉,大人的书全存在梅花巷祠堂楼上,已禀派员检点。”

(17)、大刀王五生前好友霍元甲知道这个消息,派人去北京设法赎回大刀王五的头颅,将他安葬了。

(18)、谭嗣同是知识分子、是改革派的官僚,“大刀王五”是武林人士,两人本来素不相识。但“大刀王五”一生正气、关心国事,对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行为非常愤慨,因此对谭嗣同等改革派非常欣赏和支持。

(19)、林旭当时其实还有一大优势:他后来又成了当朝权臣荣禄的幕僚,受荣禄举荐才担任“军机章京”的。

(20)、即便对自己的同事班子,杨锐也是有看法的。他曾私下里评价谭嗣同为“鬼幽”——谭嗣同与康有为等议事,总是要避开他和刘光第;称林旭为“鬼躁”——认为他年少毛躁。杨锐曾和谭嗣同有过多次公开的争执。

4、

(1)、但王五讲义气,将谭嗣同的尸体运回湖南浏阳家乡安葬。

(2)、第二封写于戊戌年六月十三日。谭当时在湖北武昌。信的内容,是向李闰叙说自己进京之事;且担忧湖南遭遇荒年,如浏阳出现土匪,要李闰前来湖北居住(谭父时任湖北巡抚)。

(3)、谭继洵的保守思想并没有影响其子谭嗣同的想法,甚至其越加阻止,谭嗣同的维新思想越强烈。最终,维新变法威胁到了当权者慈禧太后,谭嗣同也被慈禧太后残酷杀害,年仅33岁。当时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有人劝谭嗣同逃走,他却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4)、霍元甲比王五要小,因此也称王五为“五哥”!

(5)、大刀王五只得逃回北京躲避,但他的名气太大,藏不住。

(6)、义和团的刀枪不入挡不住八国联军,全军崩溃。

(7)、自从洋人来到北京城后,肆意妄为,横行霸道,无能的清政府为了少生事端,不得罪洋人,从而颁布了宵禁令,禁止百姓晚间出行,所以在此时此刻,诺大的北京城,除了偶尔传来洋人野兽般嚎叫外,再无其他声音,整个古城如苍老的野兽,匍匐在雾蒙蒙的黑夜中。

(8)、康广仁其实已经看清了维新派在顽固势力面前的孱弱,所以一直在劝康有为先离开京城,广开学馆,培养维新人才,再等待下一波维新变法的时机。但康有为一直不听。

(9)、关于谭嗣同的故事,大家其实很熟悉了:这名“官二代”没想着好好继承家业,顶着个江苏候补知府的缺,办学堂,倡维新,求变法,直到1898年8月,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光绪征召入京,成为“军机四章京”中的一员。

(10)、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d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

(11)、随着大刀落下,谭嗣同“哇”吐出一口鲜血,脖子有血溅出,但他仍然没有死。

(12)、《谭嗣同就义目击记》中的记载,“头一刀杀康广仁,轮到第五刀,天哪!才轮到我们谭先生的头上。前清杀官员的刀和杀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钝。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的痛苦要添上几十百倍的。而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第五个受刑的谭先生,一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砍了30多刀才断气。”

(13)、“按祖制,就算是强盗临行前喊冤,也要重新审讯。我们死了没关系,国体怎么办?祖制怎么办?”

(14)、天还没亮,王五的徒弟兴国就来到了菜市口,他要送谭嗣同最后一程。那么,王五为什么没来呢?原来那晚他和谭嗣同分开后,他负责护送杨雄等几个人去河北,找道上的朋友照应一下,还没有回来。

(15)、“结婚这么多年,咱还没有子嗣,是我对不住你!”

(16)、通观这三封有头有尾、真实的存世书信,可以发现它们的格式高度统一:(1)谭嗣同称呼妻子李闰,一概是“夫人如见”;(2)自己署名,一概是“复生手草”;(3)信末写有日期,不注年份。反观李敖编造的伪信,对李闰的称呼是“闰妻如面”,署名是“嗣同”,日期是“戊戌八月九日”。

(17)、“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

(18)、身边是愚昧无知的百姓,他们对囚车里面的陌生人评头论足,有的更是满口乱言,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肆意侮辱囚车里面的六人,说这六人是江湖大盗,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19)、段子说,戊戌八月九日,也就是被捕的前一天,谭嗣同给妻子写了一封绝笔信。

(20)、王五一辈子讲义气,觉得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就冒着风险留了下来。

5、

(1)、朝廷要杀这六人的头,给定的性,确实因为他们是“康d”。

(2)、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d人。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3)、这样,谭嗣同在浏阳会馆安坐待捕,以死来殉变法事业,以死为唤醒沉睡之中的时人。

(4)、晚清著名武术家胡志亭曾回忆,当时使用的无刀将军刀落在谭嗣同的脖子上,像一个锯头,比斩首痛苦数千倍。其他五位先生接过几刀就死了,谭嗣同被砍了30刀就死了!但即便如此,谭嗣同依然自强不息,义无反顾,丝毫不显怯懦!

(5)、谭嗣同死时,他的父亲谭继洵已经75岁了,他虽然一生唯唯诺诺,但还是写下一副催人泪下的挽联。其中,老父亲对丧子之痛的悲愤和无奈溢于言表。从挽联可见,谭继洵内心深处对于儿子变法强国的想法是认同的,但作为久居官场的他来说,其深知激进式的改革必然触动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利益。

(6)、谭嗣同和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他是个有理想有进取心的人,一方面他从小酷爱读书,尤其热爱新学,胸怀不世之才。另一方面,他对武术也很热爱,曾跟随通臂拳师胡大刀王五和父亲的属下刘云田学艺,一般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总之,可以说谭嗣同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

(7)、虽然林旭对于变法很有激情,但由于锋芒太露,他在军机处以及一批老臣面前落下个“年少轻狂”的评价,这种氛围对他而言其实是很危险的。

(8)、“余夜读,闻白杨号风,间杂鬼啸。大恐,往奔两兄,则皆抚慰而嗬煦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