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有哪些精选句子62句

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

1、论语中有关孝的

(1)、孔子说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更加普遍了。很多人给父母一点钱,供给父母吃喝用住,就觉得已经尽孝了,父母要是唠叨两句,他就不耐烦,甚至还会顶撞父母,给父母脸色看。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还不如那些犬马了,那些犬马,有的都知道恭敬主人,不会顶撞主人。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4)、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7)、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9)、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0)、孔子出来后对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一连问了三次,我都没有回答,你怎么看?”

(11)、前一句贤文语出《论语·学而第一》:“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后一句贤文语出《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意是:孝敬父母,应该要尽心尽力,不单单是要养活父母,而是要孝养父母之身、心和志。

(12)、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13)、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1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兄弟姐妹有信。——孟子

(15)、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7)、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9)、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20)、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②,可谓孝矣。”

2、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有哪些

(1)、“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若这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2)、16)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3)、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4)、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孝。孔子说:“行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怎样才算是孝,我告诉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在现代社会,我们仍需要恪守孝道,但是具体事情前,处理的方式会截然不同。

(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7)、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10)、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11)、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12)、中国古代,孝为子女对待父母兄弟的正确态度,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以孝治天下,这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特点,也是用最低成本来统治国家的形式。注意在西方世界里,没有孝这种说法,他们更多的是“爱”这个概念。我们现在说的孝是单向的,是下对上。而西方的爱是双向的,既包含上对下,也包含下对上。在中国社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是将孝放在至高的位置,也从这个观念引发了一系列的儒家思想体系。比如丧葬制度,依照亲疏关系服不同的丧,都是从孝的关系中延伸出来的。

(13)、父母总会出现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委婉、耐心地劝说。如果父母还是不能同意,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就是“善意的谎言”了。表面上,顺从他们;实际上,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时间久了,父母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5)、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7)、孟武伯问孝,孔子说: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

(1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9)、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为政篇第第六章》)

(20)、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名句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2)、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3)、10)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4)、语见(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优戚,庸玉女于成电。”家富位显、福惠恩泽,不过能让自己的生活富裕一些,家贫位卑、忧愁悲戚,乃是爱你而使你成就。朱熹注云:“天之生我,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高,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贱忧戚,使如父母欲成就我,当劳而不怨。”

(5)、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6)、孔子话锋一转,又说道:即使是家里养的犬和马,也能以其体力服侍主人,犬能帮主人看门,马可以帮主人代劳。都属于养人。如果没有恭敬的态度,那做子女的又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7)、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10)、14)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2)、二者表述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真理与仁道之前,没有人是至高无上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有人都应该一样,都应该依道而行、从义而止。

(13)、(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1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15)、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16)、点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在世时的教诲,父亲所坚持的原则,所定下的规矩,还能牢记于心,不轻易改变,这就算已经尽到孝道了。

(17)、(译文)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9)、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关于孝的名言——孟子

4、论语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2)、1)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