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中华经典诗文书法作品精选句子65句

中华经典诗文书法作品

1、中华经典诗文书法作品硬笔三年级上册

(1)、《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张即之(1186一1263),字温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官至司农寺丞。其书法在南宋末饮誉天下,连当时北方的金人都不惜重金来求购。其书学欧阳询、褚遂良,晚师米芾,遂自成名家,善写大字,作匾额如作小楷。其行、楷则清劲绝人。张即之的楷书作品用笔清劲,结构精严,通篇雅而劲、谨而厚,极具匠心。

(3)、神、气、韵三者经常联系在一起用。三者虽有共同的地方,却又不相同。既要计白当黑,又要知白守黑,这就是中国书法创作虚实结合而产生神韵的辩证法。

(4)、书法绘画在苏轼都是业余爱好,着力不多,以才学为之,虽然有名于当时和历史,如果要潜心学习书法绘画,苏轼的作品并非临习的好法帖。不过苏轼那种以学养艺,自然而出的书写和绘画方法确实是书画的最高境界。

(5)、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赐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他是由隋人唐的书法大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家”。其书法遒丽和雅,格调极高。

(6)、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7)、宋徽宗赵佶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其在位期间对艺术的贡献绝对大于对于朝政的贡献。宋徽宗将画家的地位提升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催生了像米芾、张择端等等一代大师。二十多岁的宋徽宗将前人的经验融会贯通,独创闻名于世的“瘦金体”,“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他是伟大的艺术家。

(8)、此卷结体秀密,用笔精意,一丝不苟。笔法极其精熟,锋芒所到,神气活现。静心观赏每个字的体势,无不具有玉质仙骨之体态、超尘出世之风神。

(9)、浓墨色彩深沉缥缈,光彩黝然。加之墨色发亮,更使书作神采外耀,故以浓墨作书较能表现出雄健刚正的内蕴气度,当需要表达一种端严、激昂、高亢的情绪时,选用浓墨作书,可以促成这种意境的表现。观苏东坡、颜真卿、康有为等书家的书法墨迹,多以浓墨书写,沉厚朴茂之中更显空灵。

(10)、图中书法字帖边角上有个有红色印章,回答中的这些所有古代名字的这些字帖合集、、在哪里获得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了吧

(11)、《金刚经》为柳公权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笔灵巧劲健,虽近颜法,但明显地摒弃了“蚕头雁尾”的用笔,而多融入魏晋及初唐楷意,并掺之以北碑的骨力,所以表面看上去感觉平常,有剑拔弩张之势,但仔细观察则富于变化,方劲中有清灵通秀之气,节奏明快,极富动感,整体法度森严而富庙堂气象。

(12)、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13)、以及参展国家级省级展览三十余次,作品曾发表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

(14)、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15)、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初学二王,又远承魏、晋、六朝隶书、楷书的特点,用笔险劲,法度严谨,独树一格,被誉为欧体。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楷书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完美境地,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欧阳询为楷书最早的代表。

(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17)、《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18)、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19)、100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3    100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4    100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5

(2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硬笔书法中华经典诗文书法作品

(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2)、一 苏轼的书法苏轼说过“我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苏轼确实很懂书法,但也确实在书法上没下多少功夫,书法在苏轼纯粹是余事。书法有道与技两个层面,技术层面规律性很强,有迹可循,可以效法学习;书法之道,比较抽象,涉及的比较广博。

(3)、《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5)、《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全文共七十八字,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也被列为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6)、2016“吴昌硕奖”第五届浙江省篆刻大展,唯一最高奖“吴昌硕奖”(最高奖)

(7)、   一撇一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柔中带刚;

(8)、现为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9)、《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代表作,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全文共32行,234字,也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10)、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11)、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8厘米。横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被誉为“天下第二草书”,《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至为宝贵。

(12)、润墨润墨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微微漫润渗化开来,古人形容这种富于韵味的墨法为“润含春雨”。由于墨之滋润,故润墨行笔需快捷灵动,不可凝滞,于墨色渗润中使点画有丰腴圆满的韵致。明代书家王铎喜用润墨并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涨墨法”。润墨适宜于表现外柔内刚、劲秀峻爽的意境。

(13)、《古代书法字帖_48_圭峰禅师碑》《古代书法字帖_05_兰亭叙五种》《古代书法字帖_29_乙瑛碑》《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大图)》《古代书法字帖_07_礼器碑》《古代书法字帖_08_曹全碑》《古代书法字帖_03_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古代书法字帖_13_孟法师碑》《古代书法字帖_02_雁塔圣教序》《古代书法字帖_15_白氏诗巻》《古代书法字帖_34_伯远帖》《古代书法字帖_22_祭侄稿》《古代书法字帖_11_空海风信帖》《古代书法字帖_44_王洪范碑》《古代书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诒晋斎本)》《古代书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权本)》《古代书法字帖_01_书谱》《古代书法字帖_18_兴福寺断碑》《古代书法字帖_19_多宝塔碑》《古代书法字帖_40_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古代书法字帖_31_兰亭叙(虞世南临)》《古代书法字帖_28_高贞碑》《古代书法字帖_12_孔子庙堂碑》《古代书法字帖_04_皇甫诞碑》《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古代书法字帖_47_李广业碑》《古代书法字帖_20_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古代书法字帖_16_关中本千字文》《古代书法字帖_36_兰亭叙(冯承素模)》《古代书法字帖_09_争座位稿》《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图)》《古代书法字帖_10_草书千字文》《古代书法字帖_26_魏晋唐小楷集》《古代书法字帖_46_李玄静碑》《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大图)》《古代书法字帖_42_柳州罗池庙碑》《古代书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古代书法字帖_17_张猛龙碑(大图)》《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图)》《古代书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锋本)》《古代书法字帖_41_孔颖达碑》《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古代书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古代书法字帖_14_石鼓文(后劲本)》《古代书法字帖_32_兰亭叙(褚遂良临)》《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古代书法字帖_33_中秋帖》《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小图)》

(14)、2013 “百年西泠•金石华章”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暨天竺山杭州总决赛通过考试加入西泠印社

(15)、《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草书作品,原文为5行32字,现只有3行22字。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6)、2016 “温泉杯”第四届浙江省书法大展,三等奖

(17)、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18)、蔡襄(1012—1067),字君谟,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后世称为宋朝四大书法家。蔡襄书法艺术较全面,行、草、楷都很有造诣,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尤以小楷为上乘。苏轼说:“君谟小字,愈小俞妙”,朱熹称他的小字为宋朝第一。

(19)、黄道周(1585—1646),字玄度,更字幼平,福建漳浦人,人称石斋先生。学贯古今.精天文历数,著述更富,以文章风节高天下。黄道周的书法以小楷和行草名世,小楷书独具一格,笔法简洁明快,于清劲中见腴。王文治评其“楷格道媚,直逼钟王”。代表作品有《孝经》《后死吟》《诗翰册》《曹远思推府文治论册》等。

(20)、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3、中华经典诗文书法作品隶书

(1)、本次活动以“筑梦向未来”为主题,通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活动,旨在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载体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特别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自觉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中国的书、画、诗歌等艺术的追求目标,发展到唐代以后,逐渐从理论的探讨,到自觉的韵味的追求,使艺术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就书法而言,早在晋代就有“尚韵”之说,六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他提出品评人物画六条标准,称为“六法”,首先标出“一气韵生动是也。”将气韵视为六法之首。五代荆浩的《笔法论》中,又将“六法”分析整理成“六要”,在气韵中单独突出了“韵”,把书画艺术讲求“韵味”、“余味”和“象外”等审美追求突出了出来。

(3)、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4)、包括了唐、宋、西晋、明、清、等非常全面的书法字帖、以及碑刻约1500幅超高清书法贴扫描图,约5G大小,是学习毛笔书法不可能多得的资料合集

(5)、此书小楷有千余字,但纵观全帖无一倦笔,颇有二王楷法。字字劲实端严,横逸飘发,既灵活又沉着,是蔡襄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6)、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7)、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8)、再者:也可以每天写一点日記,随心所欲的去想去写其不美哉。

(9)、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经这样论述:“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就如同评价女子一样,不一定会赞其美艳,但容易赞其有“韵味”。

(10)、浓墨、淡墨、枯墨、润墨的运用,实际上与书者对自己所书字体,使用的宣纸的质地和毛笔的软硬有很大关系。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熟宣纸性较硬,作书宜用软毫笔,墨可稍浓一些,水可稍干一些,这样运行使转,自然笔墨得所。除此之外,墨法的灵活运用还受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而定,清人刘墉喜用浓墨,而王文治却善用淡墨,两人分别被誉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用墨能将浓淡枯润的变化完美地统一起来,做到“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孙过庭《书谱》)便是用墨高手。

(11)、浓墨古人有“用墨皆取黑,尤浓黑似漆”之说,这即是不但要黑而且要黑中透亮。用浓墨创作给人以笔沉墨酣富于力度之感,篆、隶、正、行书之创作皆宜使用。宋代苏东坡作书善用浓墨,东坡居士谓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观其书迹笔墨沉酣丰腴、神凝韵厚、力透纸背。使用浓墨时,注意应以墨不凝滞笔毫为度,用笔必须沉劲于纸内而不能浮于纸面。

(12)、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树,一生应该是辉煌的,艺术成就更是了得。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其书法陶谷称赞是“金错刀”“撮襟书”;对其画,宋代郭若虚也大加赞许。除此之外,李煜对收藏也甚为精通。后主好收藏前代法书名画,把秘府珍藏的书法作品让臣下徐铉刻帖四卷,名《昇元帖》,惜无传拓。

(13)、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瞎写,这种瞎写一方面是作者乱七八杂的写,以至于本人自己也不认识的那种,另一种就是刻意的增强了空间的对比或者是墨色的变化,线条的极度的变形等等,这些都会让大家有看不懂的感觉。

(14)、此小楷《孝经》用笔简洁,结字宽博,气势舒缓,于凝重中见姿媚。

(15)、   瞧,孩子们端正坐姿,正静心书写。横竖撇捺、起笔收笔,将平时所学的本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张张纸上呈现出一个个字迹工整、优美流畅的字迹,每个班内都充斥着浓郁的墨香味儿。

(16)、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钢笔字的起始年级,钢笔与铅笔不同,学生想把字写工整美观、不出错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次活动在各班级语文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全员参与。比赛内容以学生熟悉的《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为内容,采取现场钢笔书写古诗的形式,评比出优秀作品。

(17)、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他是元末著名画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影响极大。倪瓒的书法,早期学王献之,继之学钟繇,其书迹主要在他的绘画题跋等中,且以小楷居多,古淡天真,活泼流畅,神韵飘逸,可谓“不食人间烟火而登仙者矣”。

(18)、用墨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用墨的技巧,另一方面又取决于用笔的技巧。由于用笔的节奏不同,便可以产生墨韵浓淡枯润的变化,轻则墨淡,重则墨浓,徐则渗而润,疾则燥而枯。反过来,墨法亦影响笔法,如笔墨饱运笔宜快,笔墨少运笔宜缓,节奏的变化通过墨色表现出来,生机跃然纸上。墨色的变化须一任自然,切忌写一字蘸一次墨,否则不能产生墨韵变化。通幅作品要注意到上下、左右的关系,通过对比,表现出墨色的自然变化。

(19)、假设万堤方提供的图片就是其创作的作品,即使写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也只能说明你把颜体《多宝塔》,从点划到结构,从形体到气韵临到高境界了,但没有或者看不出属于万堤方自己要表现的特有意向。颜真卿还是颜真卿,颜真卿没有演变成何绍基,而万堤方更不是第二个何绍基。

(20)、《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全文共4行28字,主要内容是表达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的心情向亲友问好。而《快雪时晴帖》也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与《中秋帖》、《伯远帖》合称为“三希”。

4、中华经典诗文硬笔书法作品

(1)、《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作者是苏轼,全文17行,共129字,是是苏轼被贬黄州所写,在后世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2)、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代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

(3)、《短歌行》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可分六解。

(4)、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5)、《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行书作品,《伯远帖》的主要内容是写给亲友伯远的信件,是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目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