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里的名句精选句子110句

老子的10大名句

1、老子的10大名句摘抄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5)、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8)、昏于利害,惑于是非,为疾者多,故莫有能觉者。

(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13)、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1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5)、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6)、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2、《老子》里的名句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语出《老子·第三十八章》。要处于敦厚,而不居处于浅薄。要处于朴实,而不会居处于虚华。

(5)、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老聃

(1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3)、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1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19)、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被楚军鱼石部下放暗箭射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数名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敌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和一位驾车家将了。

(2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老子的十句经典名句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解悟:不执着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彰显了自己;不自我炫耀,而能够成就自己;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老子——《道德经》中的七句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8)、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1)、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15)、老子的《道德经》里最经典的十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值得收藏

(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9)、《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老子名句经典语录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实可信的话语往往并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往往不会狡辩争执,狡辩争执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吹嘘,喜欢吹嘘的人往往没有大智慧。

(4)、注释: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知道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会自得其乐。

(5)、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伏。 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老子第五十八章》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9)、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 《道德经》

(12)、3毛泽东最霸气的4首诗词,气势磅礴,振奋人心,不可错过的好诗词

(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8)、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语出《老子·第六十九章》。轻视敌人是最大的祸患,轻视敌人就会丧失我的“三宝”原则。因此两军对战,实力相当,其中悲痛的一方能够取得胜利。

(2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老子最著名的名言警句

(1)、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1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 《道德经》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老子 《道德经》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5)、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16)、解悟: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积聚的财物越多,带来的灾祸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长久平安,不会让自己遭受侮辱,置身于险地。

(1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0)、语出《老子·七十三章》。上天是十分公平的,作恶便会受到惩罚,看起来会有不周密的地方,但是不会有任何的疏漏。

(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老子

(4)、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 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老子 《道德经"上善若水"》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 《道德经》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