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的启示精选句子63句

杜威教育思想

1、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由于北京大学等教育团体的安排以及杜威从前的那些学生的帮助,杜威在中国的访问和讲演活动确实是成功的。在杜威离开中国前一个月,在纽约发行的《中国学生月刊》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2)、教师职业之现在机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3)、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4)、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反对个人至上论和社会至上论,反对将社会与个人割裂开来,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他反对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的旧个人主义,而提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社会责任的和理智作用的新个人主义。  

(5)、考研资讯:考研导学班|311信息汇总|333信息汇总|专业课二参考书 | 专业课二导学课 | 院校汇总 | 经验谈(持续更新中)| 音频栏目 | 

(6)、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性的,道德教育应该在社会性的情境中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说教。道德教育应该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  

(7)、在论述“从做中学”的涵义时,杜威明确指出:工作是“使用中介工具或用具以达到目的”,其区别于“劳动”和“游戏”的是具有理智的特点。它“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地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

(8)、⑥教育与职业,杜威主张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中,职业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

(9)、面向生活、注重活动教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合理因素的存在,只要不将其绝对化,不把教育完全等同于生活,就有借鉴意义。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以书本为中心,学校的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导致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借鉴杜威“面向生活”的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通过适当的活动课程,使学生有效地参加活动课程,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10)、杜威在中国和美国,既受到高度评价,也曾受到激烈的批判。1955年6月,葛力等人翻译出版美国学者威尔斯《实用哲学:帝国主义的哲学》一书,作者认为,杜威的“哥白尼式革命”其实是反革命的,基于本能论的‘儿童中心”理论试图掩盖“孩子到学校去被灌输压迫和剥削他们的那个阶级底思想”事实。

(11)、杜威夫妇(前排右一二)在海参观申报馆。前排左一:史量才;后排左起:胡适、蒋梦麟、陶行知。 

(12)、   杜威主张,“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13)、约翰·杜威(John.Dewey)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创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被誉称为“实用主义巨人”。

(14)、杜威反对外在的教育目的,杜威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内在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饱含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15)、过程以内的目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社会目的。相反,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个改革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 

(16)、1967年,大约在杜威访问中国46年后,曾参加过杜威的中国之行的露西·杜威也回忆说:

(17)、(2)“儿童中心”的教育观: 解决儿童发展的被动问题。

(18)、“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基本教育观点之其基本涵义是:教育不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学校课程不应是借助于文字符号向儿童灌输文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而应着眼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学应从儿童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经过经验的不断改组、改造,使儿童获得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19)、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在中国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最需要接受教育的大众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进入学校学习是绝对的空想和绝对的奢侈。杜威的教育思想总的指向是学校教育的变革,但当时中国学校极少,仅仅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改革,更不可能改善广大民众无法接受教育的现状,所以陶行知提出了“大众教育”,把教育办到平民中去,办到农民中去,开启民智,大行教育,培养道德,培育新人。

(20)、    (2)“教育即生长”:这一命题是其教育哲学中最富生命力的命题之一。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

2、杜威教育思想的启示

(1)、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2)、1919年10月20日,是正在中国访问和讲演的杜威的60岁生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特地为杜威举行了60岁生日晚餐会。

(3)、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机体,把儿童看作是与环境取得联系且相互作用的积极能动的主体;同时认为人的情绪、习惯、冲动等生物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内容,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其儿童中心学说就是以本能论心理学为依据。

(4)、卢梭(1712-1718年)是法国伟大的启蒙者,资产阶级教育家。18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天主教会与封建统治者愚弄和欺压人民,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与僧侣和贵族构成的封建统治阶级展开斗争,这一斗争首先出现在思想领域:即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高举人的价值、理性等旗帜,对压迫人权的封建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对扼杀天性的文化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卢梭作为百科全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主张把人从封建神权思想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追求平等享有自然赋予的发展权利。该主张与人性解放思想相契合,对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的斗争具有极大启发,成为推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有力武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思想上扫清了障碍。

(5)、杜威和胡适合影 wikimedia.org

(6)、人的自由问题是卢梭关注和追求的核心,同时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一种不同于封建社会教育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或“自然人”,即不受传统束缚、身心健康发展、能够自食其力,完全自由发展的“自然人”。他将培养自由人作为最高目的,凌驾于社会之上,只有人性本身不断完善化,道德的自由才能实现,社会的自由才能实现。卢梭的教育目的观开辟了西方“个人本位论”思想的先河,为后世的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

(7)、一般来讲,主动的作业包括游戏和工作两种。它们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其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在学校中,通过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活动,既可以把人类基本的共同的事务引进学校课程,又可以使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成为课程的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

(8)、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9)、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进行论述,他认为,从人类经验的传递和延续来看,教育是社会继续存在的条件;从人类经验的交流来看,教育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使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0)、“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11)、陈鹤琴先生更是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与传统教育“课程即为学校书本上知识”相比,两位先生都具有灵活的课程观,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12)、品格之养成为教育之无上目的(在山西太原大学校礼堂的讲演)

(13)、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在美国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在杜威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阶段,美国工业跃居世界第机器工业开始广泛推广,产业工人数量大幅度增加,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然而,当时美国的教育体制仍是承袭欧洲的旧教育传统,以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为主,尤其是道德教育更是一味注重道德知识灌输,这种教育机制显然不适应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脱颖而出。

(14)、学科能力与兴趣培养之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家长可以怎么做?

(15)、然而,自然发展论、社会效率论、文化修养论这三种教育目的并非截然相反,而是相辅相成的。由于这三方面是实现完全的教育目的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应该把它们协调起来。

(16)、④知与行。从批判传统学校静听的教学方式出发,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强调“从做中学”是人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是儿童欲望的表现和兴趣的所在。

(17)、18世纪的法国处于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的对抗阶段,学校教育仍然被封建神学思想所束缚,新的教育制度也未产生,为了使人性得到自由发展,此时的卢梭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如果说真正的保姆是母亲,那么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孩子由审慎而能力有限的父亲来培养,也许要好于世界上最能干的教师,因为热情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这要好于能力对热情不足的弥补。”卢梭在此强调了母亲在儿童生活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以及父亲在儿童教育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母亲为避免孩子受到束缚,使其自由发展,则必须要亲自抚养,而父亲则应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

(18)、新三中心端正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强调知识是基于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19)、正如十余年后他的女儿在《杜威传》中所说:“不管杜威对中国的影响如何,杜威在中国的访问对他自己也具有深刻的和持久的影响。”

(20)、在中国访问和讲演时,杜威与一些中国学者和知识分子交往密切,美国塞顿·霍尔大学教授培里在《杜威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曾指出:“在访问中国期间,杜威自己同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在学术思想上的交往程度确实是令人惊讶的。”这里培里所提及的那些“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有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的学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

3、杜威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    民主教育是杜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2)、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讲座时间:2020年12月16日14:30-16:30

(4)、这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杜威的教育思想正是这一时期科学探索精神广泛影响的产物。另一方面,19世纪后期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也形成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特点。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强调行动和鼓励探究的哲学。

(5)、与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之谈话(在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

(6)、(2)“教学五步”的教学过程: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思维过程可分成五个步骤,教学过程也分成五个步骤:

(7)、杜威到上海的时候,新文化运动正走向高潮,胡适等邀请杜威前来,正是想以老师在世界上的声望助他们一臂之力。杜威到沪的第三天,便在上海江苏省教育会会场作了题为“平民主义的教育”的讲演,当时的热闹场面在上海十分少见。

(8)、(3)“从做中学”的课程观: 解决传统课程中单一的知识标准,不注重儿童活动,割裂认知“统一性和完整性”问题。

(9)、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10)、对社会效率论的批判。杜威指出,社会效率论主张以“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的目的,促使学校更好地培养有用的公民来为社会服务。但是,它的错误在于主张使个人的自然能力受制于社会的主宰,而不是利用自然能力去获得效率。

(11)、教育者的天职(在上海第二师范学校1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

(12)、杜威:1859-19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新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的提出者,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3)、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14)、发现和揭示了传统教育的问题:传统教育三中心。

(15)、对自然发展论的批判。杜威指出,卢梭的自然发展论主张把“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促使教育者重视儿童的身体器官与健康的需要,重视儿童的身体活动,重视儿童的个性,以及注意儿童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它过于偏激,完全否定了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

(16)、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这对传统教育中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17)、由此,他提出了“教育及生活”,主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要求学校把教育和儿童眼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18)、胡适曾把《每周评论》第26号、27号编辑成《杜威讲演录》专辑。有些讲演后来还被汇编成书出版,例如,1919年10月由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新学社编辑出版的《杜威在华演讲集》、1920年8月由北京晨报社发行的《杜威五大讲演》、1921年2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杜威三大演讲》、1921年9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杜威罗素演讲录合刊》(张静庐编)、1921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杜威教育哲学》。其中,《杜威五大讲演》一书在出版后的2年中,共计重印14次。

(19)、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现代教育三中心。

(20)、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学、杜威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等。

4、杜威教育思想被称作什么

(1)、教育家的家教智慧之四: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家长必读!

(2)、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3)、旧三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