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及翻译启示精选句子98句

论语名句赏析及启示

1、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3)、言内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4)、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5)、(日,古义:每天;今义:日子。古义:多次,今义:数次)

(6)、(译语)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8)、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年的事情)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②一棵树小学语文教师群号:705294026

(1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4)、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15)、事实判断是史学家针对史实本身所进行的总结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时人和后人的社会实践。以有关皇朝得人、用人的评价为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论及汉顺帝、桓帝二朝形势时,指出由于统治者未能任用贤能,“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d锢致灾”,导致东汉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据此,范晔对东汉的历史走向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倘使顺帝、桓帝能够任用贤能,则可延续盛世。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对既成事实做出假设,是史学服务于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当然,史家议论是否能够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这还要取决于史家本身见识的高下。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18)、①出自《春秋》。泓水之战,子鱼向宋襄公建议,在楚军没有全部渡河、没有列阵成行做好准备时发起进攻,宋襄公未听,结果大败。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备注: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读后感.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而立德,首先要做的的是一个孝,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做不到这个孝,之后的一切都失去起点,无从谈起。

2、论语名句及翻译启示

(1)、翻译: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3)、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

(4)、言内之意:花言巧语、善伪面貌的人,是很少会有“仁德”的!

(5)、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第六》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8)、(译语)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今天十五六岁的学生们不一定都能弄清论语中的含义,可能只是会背诵,但当学生们将来走上社会,去展开自己的人生实现梦想时,如何做人怎样做事,那些潜藏在他们记忆里的经典名言警句,一定会不断被唤醒。

(10)、《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11)、选自《论语·微子》。谏:挽回,改正。过去了的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还来得及。说明人应抓住以后的时光,奋发努力,而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追悔之中。

(12)、7子夏:“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1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6)、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

(19)、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3、论语名言及启示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3)、它告诫人们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人生虽然短暂,则需要活学活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书呆子;必须面对现实,深刻理解书本中的主题思想,且不要误入歧途,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迷茫。

(4)、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并且对人类的整体命运与未来,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5)、翻译: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6)、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过名声取得,王莽以为天下可以凭文诏获取。他们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骗天下则是相同的。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战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得志了,他就是一个王莽。

(7)、翻译:孔子说:仁是什么呢?自已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是别人事事行得通。

(8)、 广场两旁有着许多柳树,柳枝在风中起舞,它们喃喃自语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真感谢理发师春风把我们打扮得那么美丽,才让我们在夏天一展风姿。

(9)、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1)、A.①④      B.②⑥          

(12)、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15)、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7)、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振兴家族,做一个有品德高尚优良品质的人。

(18)、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1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20)、翻译: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4、论语名句及解析

(1)、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2)、人文教育使一个生命更完整。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刺耳的话:他说没有对人的关怀,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

(3)、《论语》中我最熟悉的一句话是:“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孔子认为,一个有志向有修为的人应该全方位地学习,而不仅局限于某一方面。

(4)、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5)、循序渐进: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6)、《论语》是 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四书”。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8)、(译语)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9)、翻译: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0)、《论语 》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是《为政》篇里的这一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非勇也。”明明不是你的祖先。你去祭拜,就是谄媚。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这样的金刚怒目,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直接开骂了!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却非拜不可,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谄也”二字,就等于骂人是一个“大马屁精”,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儒雅的风度,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是不会这样说的。

(11)、③牛何之              之:去,往

(12)、(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8)、(译语)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19)、(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20)、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论语名句及感悟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东汉班固为了入仕当官,在撰写《汉书》时,对刘汉政权隐讳真实,肆意溢美。南朝沈约为了跻足政坛,撰《宋书》时,大肆颂扬豪门士族,达官显贵,对被皇帝随意诛戮的文武大臣,均隐去真实死因。史书的失真,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荒谬常常作为改头换面的“正史”、“国传”又汇编于新的历史著述中,如此循环往复,欺骗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有对历史文献表示怀疑者。最早以证实精神审度历史文献的史学家是司马迁。他撰述《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反对“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没其真”。他整理考订原始文献与亲身调查访问史实,具有追根穷源的开拓意义。对于一时难以理清的问题,采取了“疑则传疑”的审慎态度。

(4)、(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6)、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7)、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8)、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9)、(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12)、泓之役,身败国衄⑥,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⑦欺诸侯。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

(13)、⑤鄫子:鄫国国君,参加诸侯会时被宋襄公杀害以供奉神庙。

(14)、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15)、“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8)、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