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孝道名言名句摘抄精选句子127句

老子孝道名言名句

1、老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1)、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

(2)、老子名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较完美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亢龙有悔,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4)、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

(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7)、孝,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原始、最稳固的关系,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儿行千里母担忧”便是这种关系的最好写照。“远亲不如近邻”是这种关系的反面证明。所有的关系都可能因为距离的疏远而疏远。只有亲子关系会随着距离的疏远而更加亲近。

(8)、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0)、《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

(11)、老子名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2)、等于老子与孔子,他们把道与德的观念,是分开来讲,可是后来一提到老子,便把道德二字合而为作为一个名词来解释它了。老子有名的“无为”学说,便是根据他自己天道自然的至理,用“无为”一词来说明天道的境界和功能,“无为”与“无不为”的观念,也便是他自己解释“无为”的道理,并非是不作的意思;“无为”并非是不为,后人一提到“无为”,便把它纳入不为的观念,那真冤枉了老子。

(13)、时光荏苒,我们在妈妈温馨的抚爱中长大成人,妈妈总是把一缕缕温暖及时输送给我们,让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世界上能够让我献出生命的,只有您,我的妈妈。爱您,一生!

(14)、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15)、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7)、“顺”既是为孝,也是为自己,是一体两面,归根结底还是成就自己。

(18)、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0)、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2、老子孝道名言名句摘抄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注: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8)、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0)、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11)、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12)、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15)、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卫公孙朝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6)、老子名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7)、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子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

(19)、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2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老子说孝的名言

(1)、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3)、“宰予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宰予字子我,与阚止同。史公偶不审耳。

(4)、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7)、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二十六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

(11)、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12)、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在哪里得来这么广博的学问啊?”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丢掉,还在人间流传,贤能人记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贤的人只记住了它细枝末节,无处不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存在着。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

(13)、老子名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孔子说:“闵子骞太孝顺啦!他侍奉父母,顺从兄弟,别人对他的父母兄弟夸赞他都没有非议的闲话。”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禄。

(1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最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最后的疏忽大意上。

(20)、老子名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老子说过的孝敬父母的名言

(1)、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2)、老子名言: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三十四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6)、三十二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九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11)、老子名言: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老子名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4)、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1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6)、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7)、老子名言: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8)、《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1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0)、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

5、老子关于孝道

(1)、老子名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3)、。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十二件,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用来作贵军吏的贺礼。”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

(4)、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6)、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冉求问孔子说:“听到应做的事情就立刻行动吗?”孔子回答说:“立刻行动。”子路问孔子说:“听到应做的事就应该立刻行动吗?”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这是您对上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象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

(10)、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1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3)、伯牛得了难治的病,孔子前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手住他的手,说:“这是命啊!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是命啊!”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5)、“六亲”是六种至亲,古人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妻贤,子孝”,以求“中外和乐,祯祥屡现,百福咸臻”。如《史记•五帝本纪》有云,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舜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孝子,选贤任能,布大德于天下,是真正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一个君主或个人来说,如果连最根本的“六親”都不能和睦,斯人的品德,是根本不入流的,又如何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孝”和“大慈”呢?

(1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1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20)、老子名言: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2)、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3)、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

(4)、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5)、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有反对你的呀。现在,你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你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你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攻劳都不在其中,这样,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

(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

(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9)、由于国内与国外的经济,福利差异,造成照顾老人的方式不同,并不重要,但心系老人,让老人在晚年得到慰籍,是为人子的应尽义务,国内国外均无区别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1)、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14)、即便与己无相关的老人,帮助一下,也是为人的道德基础。

(15)、孔子之徒,有甚不肖者,若宰予、冉有、樊须辈,尚在七十二贤之列,则其馀弟子可知矣。至若孔子死,众弟子师事有子,直儿戏耳。虽然,有教无类,使愚昧之人与闻大道,於圣人何伤乎?

(16)、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

(17)、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0)、通常,孝顺的前提首先是孝,孝心存则自然“顺”,这个“顺”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父母顺,一个是自己顺。

(1)、十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4)、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6)、他说天又效法什么呢?没有什么,那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而已,什么是自然的法则呢?“自”,便是天道自己的本身;“然”,便是天道自己本身本来当然的如此而已,更没有别的理由可说。合起来讲,自然,便是天道本身自己当然的法则是如此的。时代愈向下降,由上古用单字作为文辞语言的原始面目,逐渐演变成为名句文章,于是,大家容易忘了本来的规范,把自然定作一个名词,就自然而然,弄不清它的所以然,便变成想之当然的道理了。

(7)、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