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精选11篇)精选句子67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五言

1、描写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带诗意

(1)、    这首诗着重描写暮春时节雨前雨后的春花景色。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2)、在唐代律诗形式完成以后,五律、七律、七绝,这三种诗体都已摆脱了古诗传统。独有五绝还保持着古诗传统。唐代诗人作五言绝句,兼用平韵和仄韵。用仄韵的几乎仍是古诗形式,连平仄都无须粘缀,试举孟浩然的一首《春晓》为例:

(3)、海棠花(学名:Malusspectabilis(Ait.)Borkh):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4)、白话文释义: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5)、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全篇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春游曲》(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8)、《春望》的全诗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的大意是:

(9)、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10)、写春雨的诗词也很多,比如说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名篇,但要要论对春雨下的景物刻画之细微,还是数一代文宗韩愈的这首《早春》,这首诗经典就经典在一二句,春雨下的小草刚出嫩芽,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春雨下的朦胧之美写绝了。

(11)、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2)、②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发芽时柔嫩香脆,可以食用。

(1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4)、释义:早晨一觉醒来,处处听到鸟儿 啼叫的声音。

(15)、1:云南最美的地方不是丽江,不是香格里拉,而是这里!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17)、第一首王维的《相思子》,这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结出鲜红的象豆一般的子,俗名红豆。民间传说以为身上佩带这种红豆,能永远怀念关心的人。王维用这个传说写了这首诗,送给到南方去的`朋友。

(18)、这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19)、陆游《春早得雨》:春早得甘澍,村邻喜欲狂。天公终老手,处处出新秧。

(2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描写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精选11篇)

(1)、译文: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2)、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3)、释义:早春的草如碧绿的丝,秦地的桑树都是低低的绿枝。

(4)、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精于书法,为“宋四家”之亦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5)、《春晓》 ——杜甫: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这是一首充满乡间生活情趣的诗。早春二月,杨柳青青,绿堤柔然。孩子们没有繁重的课业,早早跑到春日的阳光下,在春风里尽情嬉戏,放风筝。整首诗作者没有一句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但却从生动的画面描述里充分表达了浓浓的喜爱之情。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王维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12)、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13)、面对乍暖还寒,万物复苏,他们或是歌颂春天的美丽景致,或是借着春愁诉哀肠,所以众多的诗人都要在春天留下自己的佳作。

(14)、⑤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因皇帝恩赐而得以燃烛。

(1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6)、海日冲破残夜冉冉而升,旧年未逝春天已悄悄来临。

(1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18)、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交画十分细微,色采异常称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种画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19)、这首诗用一个妇女的口气来反映一种社会现实。她吩咐侍女赶掉树上的黄莺,不让它们鸣嗓。因为黄莺不停地鸣叫,会惊醒她的梦,因而不能在梦中到辽西去会晤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辽西是和契丹作战的地方。当时契丹屡次入侵,唐朝徵发了许多人民去作战,军事连年不解,使无数夫妻长期离别。诗人作此诗,反映了人民的厌战情绪。“辽西”是此诗的关键,当时人读了这首诗,立刻就体会到作者的意志,因为这正是人人都怕去的地方。

(20)、2:极其深刻的一首五言律诗,豁达之外满是悲愤,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3、赞美春天诗句古诗大全

(1)、译文: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2)、(赏析)这首描绘春天的诗是杜甫作品中不多见的意境欢欣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芳邻黄四娘家的那片花海,从侧面记录下他居住的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每一个词句都表达出作者对春天、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念。春天的花如此美丽,人在春光中,与自然亲近和谐,显得幸福圆满。

(3)、美妙的江南地域辽阔,莺歌燕舞,映衬着花红柳绿,分外妖娆。水乡村庄,山间小镇一座座小酒馆的旗帜在春风中翩然起舞,招揽闲客。南朝建立了那么多的佛寺,昔日香烟缭绕,如今在如烟如雾的风雨中静静矗立,诉说着千年沧桑。

(4)、诗人一夜没有睡好,风声雨声让他担心花朵可能经受不住;后来迷迷糊糊地睡去,连天亮了都不知道。这时到处都能听到鸟叫的声音,美妙极了。尽管有风雨,春天仍然是挡不住的。生活里总会有曲折变化,诗人既有他的担心,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这样一首非常明白易懂的小诗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很耐读。

(5)、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7)、(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早春的倾心热爱。诗的前两句点明主题“早春”。早春之时,诗人在城中游览,春光还未完全显现,春游的人还不多,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将浓艳春景写出,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的色调温暖明快,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8)、①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9)、《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0)、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11)、赏析:“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3)、字象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多因他写的这首《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14)、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15)、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16)、(译文)美妙的江南地域辽阔,莺歌燕舞,映衬着花红柳绿,分外妖娆。水乡村庄,山间小镇一座座小酒馆的旗帜在春风中翩然起舞,招揽闲客。南朝建立了那么多的佛寺,昔日香烟缭绕,如今在如烟如雾的风雨中静静矗立,诉说着千年沧桑。

(17)、(赏析)动态的白鹭、流水,静态的桃花、鳜鱼,岸边桃花与江中绿水交相辉映,动静交替的画面美得令人眷念。但是再美妙的山水也抵不过人心的旷达与静穆。那个在细雨中怡然垂钓的渔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以最质朴的形象,将最真切的情怀展露在天地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圆满生动。

(18)、作者通过对红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19)、今年春天的脚步来得甚早,乍暖还寒的时节里昨夜看到江边的梅花已开的十分美丽。

(20)、春天是一个如诗如歌的季节,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地上散发着生机,世间万物都带着慵懒的睡意从冬日里出走,睁开迷蒙的双眼,揉揉眼睛,开始扬起悦耳的歌声,春天里的歌一首比一首美妙,一首比一首动听,一首比一首精湛。

4、关于春天的诗词

(1)、(译文)烟雨江南,清明时节更加细雨纷纷。走在路上,羁旅行人仿佛落魄断魂一般烦闷不乐。问牧童哪里有酒家可以饮酒,牧童笑而不答,用手遥遥地指向远处那杏花深处的村落。

(2)、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3)、第一首和第三首,都是起承转合各一句。“红豆生南国”,“打起黄莺儿”,概念都不完全,必须有下面一句。才完成一个概念。所以,“春来发几枝”和“莫教枝上啼”是承接上句以完成一个概念的。第三句都是转句。没有这一句,那么第四句就和第二句找不到关系,也就是这首诗上下无从结合。第二首“白日依山尽”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和承的关系,只能说这二句都是起。第三句仍然是转。可见这首诗只有起、转、合,而没有承。第四首以“北斗七星高”一句起兴,而第二句“哥舒夜带刀”不能说是承接句,因为它和第一句没有关系,我们只能说二句都是起句。这样看来,所谓起承转合的规律,在于活用,而许多绝句,可以没有承句。

(4)、崔颢有一首诗,题目就是《辽西》。诗意是把远戍辽西的士兵的苦况,向安居乐业的洛阳人报导。李白诗有“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也是说士兵的妻子不能见到丈夫,只能在梦中到辽城去会面。由此可知,此诗的主题,反映着当时的一种社会现实。后世人见了“辽西”二字,不会触目惊心,联想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因此就把这首诗看成仅仅是描写闺情的诗。作《唐诗合解》的王尧衢解释此诗云:“梦既惊断,辽西便到不得,连梦见良人也不能矣,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近来有一个注释本,在“辽西”下注道:“辽西是她所思念的人的居住地。”这都是光从文字表面来理解,什么“闺情”、“春怨”,“居住地”,注解了一大堆文字,都没有指出诗的涵义。

(5)、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第三句笔锋一转,把季节的自然流转交给蜂蝶来诠释,用“纷纷过墙去”的连续动作把静态的诗也写活了。末句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的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祥神采,妙趣横生。

(6)、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7)、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