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20字精选句子120句

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

1、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100字

(1)、1950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维生素》,就是老舍改编的相声段子之一。《维生素》改自传统相声段落《菜单子》,在这段相声里,开头还是两个人请客吃饭报菜名的内容,结尾处则换成了罗列营养科学知识,从富含维生素甲的食物及功用一直介绍到维生素丁。“扁豆、豌豆、生菜、菠菜、胡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甲,也叫维他命甲,可以不闹眼病,抵抗传染病。萝卜、大葱、鸡蛋、橘子水,内含维生素乙,也叫维他命乙,可以减少脚气湿气,妇女不孕,婴儿瘦弱,服之更加有益……”

(2)、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但老舍本人却因为时代迫害,最终在1966年选择投湖自尽。

(3)、生活会给每件事划定个结局。马少奶奶那个私奔在外的丈夫竟带着小三回来了,马家乱了一天,老李期待的一拍两散并没有出现,马少奶奶既不离开也不赶走丈夫。老李的心彻底凉了,认清了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诗意”。

(4)、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5)、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6)、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7)、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语言通俗。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弃了封建士大夫笔下的文言,也没有采用话本小说、戏曲说白中的近代白话,而是从现代口语中创造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新的文学语言——老舍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8)、“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消,上等婚姻。近视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当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镜,马上进行双方-假如有必要-交换相片,只许成功,不准失败。”

(9)、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0)、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1)、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

(12)、老舍将《离婚》称为语言上的“第一”是有缘由的。小说以鲜活的笔触书写了老李到四牌楼看见的乱糟糟的、血淋淋的人间真相,“在北平住了这么些年了,就没在清晨到过这里。猪肉,羊肉,牛肉;鸡,活的死的;各样的菜蔬;猪血与葱皮冻在地上;多少多少条鳝鱼与泥鳅在一汪儿水里乱挤,头上顶着些冰凌,泥鳅的眼睛像要给谁催眠似的瞪着。乱,腥臭,热闹……西四牌楼是世界的雏形。”在写到老李对于马少奶奶怀有爱情的期待时,笔端又变得缱绻多情,“老李的心跳得很厉害,生命的根源似乎起了颤动,在她的身旁走!她低着头,可是腰儿挺着,最好看的一双腿腕轻移,肩圆圆的微微的前后的动,温美的抵抗着轻视着一切。”

(13)、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董子琪,编辑:黄月、林子人,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14)、第一起: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元,给自己买了辆新车。第一落: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二起:祥子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来卖,之后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第二落: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时候,辛辛苦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又有车拉。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15)、老舍幽默技巧不仅在语言表达,在情节结构方面也有所显现。《骆驼祥子》中,厂主小姐虎妞一味追求人力车夫祥子。可以说两人无论出身地位、兴趣爱好都相距甚远,缺乏爱情的基础。但颇有心计的虎妞为引诱祥子上钩,先是安排好一场谝局,然后谎称“我有啦!”逼祥子就范。新婚之夜,她见木已成舟,便说出自己秘密,告诉祥子是“裤腰上塞上了枕头”,使事情出现了异乎寻常的结果,耐人寻味。 

(16)、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7)、“鲜美、活泼、自然、脱口而出、不使人闷气,”是老舍赞赏的民间语言的优点;与此相通的是,在创作民间通俗文艺之前,老舍已经在小说的创作中寻求贴近生活的语言,他力图脱离文人文言的套式,完全采用平民“浅俗”的白话来描述情境、讲述故事。老舍甚至以《红楼梦》写景物也落入“有诗为证”的俗套来说明,文言的套式是死的,真正的白话总是活的。老舍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接连出版的几篇小说,都可视为他在这一方面的实践,比如他自评小说《二马》“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小坡的生日》使他真正明白了白话的力量,而《离婚》中所用的语言是“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好的,文字简洁清新的典范”。

(18)、(4)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胡絜青与老舍第一次拥抱,是在中山公园后面的小沙滩。这是在那个守旧的年代,两人做出的“大举动”,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同风雨、共患难的开始。1931年夏天,在灯市口一家三层楼的旅馆里,在罗常培先生主持下,胡絜青和老舍结了婚。结了婚后的第二天,老舍对胡絜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他又说:“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这句话成为老舍夫妇恪守的信条,他们共同生活了35年,从没有红过脸。

(20)、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2、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20字

(1)、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2)、《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

(3)、(5)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4)、幽默的比喻 在老舍所描写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我们很难找到相同的比喻和形容词。如《柳家大院》中他把小王媳妇的黄毛脑袋比喻成“像搁了陈了的窝窝头”。《骆驼祥子》中他比喻高妈说话 “象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等等。这些奇特的比喻让人忍禁不住,充满了浓郁的幽默色彩。

(5)、后期作品中,作家让不少人物笑着向昨天告别。所有这些,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妙趣——升华了的幽默。 京味十足。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6)、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7)、《樱海集》里面的短篇小说大部分虚构故事,有凑字之拼,但仍能从容应付当时对短篇小说很不客气的文坛,实也是了不起之作。

(8)、她裹小脚,大嗓门。到家之后问老李茶叶在哪,声音高得“好像是问全北平呢”。

(9)、1930年,北师大音乐老师带胡絜青到白涤洲家中,请老舍到北师大讲演,老舍欣然应允,这是胡絜青与老舍的第一次见面。尔后,朋友们便极力撮合这门婚事。后来,老舍回济南教书。放寒假时,他给胡絜青寄来一封长信,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信中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像个日本少女,你不爱吭声……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10)、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11)、△《离婚》1999年电视剧版中,张英饰演李太太

(12)、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3)、●家乡的风俗作文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精选10篇

(14)、从积水潭向北,穿过今天的二环路,在积水潭桥的西北角就是原来的太平湖,那是老舍的目的地。这个小湖早被填平,成为地铁公司的“太平湖车辆段”,透过围墙可以看到里面的蓝色地铁机车。

(15)、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6)、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17)、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8)、40多年前的这个日子,老舍离开了自己的家,再也没有回来。

(19)、老舍擅长描写北京市民,特别是下层贫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他善于描写普通的日常生活,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几乎都是活动在非常平凡的生活中的。他擅用北京口语。文字简朴明快,叙述谈话,句式很短,生活味浓。

(20)、《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4)(5)(6)(7)》(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3、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图片

(1)、婚姻可能是爱情的开始,也可能是爱情的坟墓。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或许只有诚实面对内心想法,拥有选择的能力,才是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爱情本身更为尊重的态度。

(2)、我的文艺知识不很丰富,可是几十年来总以写作为业,按说对儿女们应该有些影响。事实并不如此。他们都不学文艺,虽然他们也爱看小说、话剧、电影什么的。他们,连他们带来的男女朋友,都学科学。我家最小的那个梳两条小辫的娃娃,刚考入大学,又是学物理!这群小科学家凑到一处,连说笑似乎都带点什么科学味道,我听不懂。

(3)、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4)、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5)、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6)、老舍善于塑造描写人物,能抓往人物的特征,勾划出人物的面貌、神态,擅长心理描写,往往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具体感受。作品结构单纯,线索清晰,讽刺幽默、轻松俏皮、别具一格。早期作品为笑而笑,则有油滑之弊。

(7)、书法作品现今流传的老舍书法作品不多,可以于北京老舍纪念馆参看鉴赏。

(8)、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9)、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另有一说为90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文革期间亦漏失了一些尚未发表的文章。其主要著作有:

(10)、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中文名:舒庆春外文名:LauShaw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职业: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学校信仰:基督教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笔名:老舍,絜青,鸿来,非我字:舍予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曾有“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1)、●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练习参考答案

(12)、(2)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3)、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14)、那么老舍先生这一生当中都有哪些作品呢?据我了解到,老舍先生确实用他一生的时间写出了很多部优秀文学作品,主要包括以下这些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也是我目前所知道的一些:

(15)、老舍墓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墨绿色花岗岩铺地为座,一圈圈白色波澜由此散开,表明他生命的最后栖息地是翠绿的太平湖。这是老舍的原话: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老舍。

(16)、(2)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

(17)、提起老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这些上过语文教材的作品,或是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思想价值很高的作品,很少有人提到文学价值很高的《离婚》。

(18)、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 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有的有的有的造句19句

(20)、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作品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在这些“正经文学”之外,他也创作过许多通俗文艺作品,其中不仅包括相声、大鼓词、河南坠子,还有山东快书甚至是数来宝,虽然他自己认为这些尝试远称不上成功。老舍为什么要转向通俗文艺?在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我怎样写通俗文艺》一文中,老舍说,他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创作鼓词和小调的,因为他发现通俗文艺在宣传抗战作用更大——作家需要以民众的想象,一针见血地说到民众的心中去。而事实上,老舍创作通俗文艺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4、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300字

(1)、“老李不久就得跑回来,你们看着吧!他还能忘了北平?”

(2)、《赵子曰离婚》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8月

(3)、老舍先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在齐大的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开设《文学概论》《文学批评》《文艺思潮》《小说及作法》《世界文艺名著》等前沿课程,后人回忆,老舍先生的课堂如他本人的写作风格,幽默深切。他自己在《我的暑假》中有言:“既教书,就得卖力气,不管自己的学识如何,总求无愧于心,这么着,平日的时间便完全花费在上课与预备功课上。”可见教书育人是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一句无愧于心。

(4)、在他的作品里,故事可以是编造的,人物可以是塑造的,但人物活动的地点和故事展开的环境却基本上是真实的。他可以毫不费力地把真实的北京城搬进自己的小说和话剧。

(5)、吴太极的太太“方墩”因丈夫纳妾想要离婚,但怕离了婚没饭吃而作罢,只能在家里和比自己年轻、漂亮、身材好的姨太太赌气打架;

(6)、在抗战爆发后,老舍正式开始了通俗文艺写作。虽然对于曲艺已经很熟悉了,但为了更好地创作,他还是特地去向大鼓名手白云鹏与张小轩讨教鼓词的写法。在这个阶段,他写出了三篇鼓词、四出旧戏与一篇旧小说,汇集起来出了一本叫做《三四一》的作品集。在这个集子的序言里,老舍对自己的通俗文艺创作似乎评价不高,《王小赶驴》是“还下得去”,《张忠定计》则“不很实在”,《打小日本》的评价最差,“既无故事,段又太长,恐怕不能演唱,只能当小唱本念念而已。”

(7)、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8)、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 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

(9)、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

(10)、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名“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分别为《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1)、在山大的日子是相对悠闲的,好似人生最重要的部分都完完满满。学术成就,壮志热血,有朋友把酒言欢,也有妻女环绕花草书香过半生。山大给了老舍先生一个安稳的居所和心境,他也给山大的文学事业带来了新的气象。

(12)、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13)、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14)、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5)、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6)、1935年的《论语》刊载了一个老舍撰写的表格《老舍的创作》,罗列了老舍在《骆驼祥子》之前的作品及其简介,从这些简介中,我们就可以窥见老舍的幽默功力。他介绍《离婚》,说这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赶集》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并不去赶集;至于《老舍幽默诗文选》,不是小说,什么也不是。

(17)、在他写过的真实地名里按写的次数多少排列,排在前面的是:北海、小羊圈胡同、中山公园、护国寺、德胜门、东安市场、护城河、龙须沟、西四牌楼、天桥、积水潭、正阳门…… 北海是被写得次数最多的一个地方,在不同的著作中前后被提到五十多次,他的出生地小羊圈胡同则位居第二。

(18)、“他们极愿把家庭的丑恶用白粉刷抹上,敷衍一下,就是别打破了脸,使大家没面子。”

(19)、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20)、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5、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30字

(1)、《齐鲁壹点》,《老舍先生120周年诞辰:时短情长,泉城成第二故乡》,《与老舍相遇@青岛:涛声风雨,笔下滴血写祥子》,2010

(2)、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3)、老舍的生活很规律,早晨练拳,上午写作,养花养猫,间或玩牌自娱。

(4)、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5)、尽管老李一百次想辞职,一千次想离婚,想要自由、独立、诗意的生活,最终选择了妥协,和自己心中的诗意告别。他决定离开北平回乡下去。但一如张大哥在小说结尾时预测的一样:

(6)、    老舍出生于义和团的战火中,终生对满清一代的腐朽统治持批判态度。代表戏剧为《茶馆》《龙须沟》,代表作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7)、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8)、老舍有文学语言大师的称号。其中包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四十二部戏剧,约三百首旧体诗等。他的作品多为悲剧,作品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风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这两部作品现已列入中国初高中语文必读书目,和大学中文专业必读书目。《茶馆》也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高中华文文学必修的作品。

(9)、“生命只是妥协,敷衍,和理想完全相反的鬼混……世界是个实际的,没有永远看着的花,诗中的花是幻象!”

(10)、作品风格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旧有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幽默小说家”。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代表就是《茶馆》。《茶馆》凭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御北京口语的能力。文学思想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唤并实践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因此而言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进行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老舍进一步加深了个人的文学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同时受到英国文学的启发,追求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脱去花艳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体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文学相通的,同时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响后在创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之路的。老舍是以平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的,而后期老舍在抗战时期则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抗战的文艺作品。人物评价

(11)、老舍的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才得人资助进入私塾读书。后来因经济困难从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退学,改读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受委派在方家胡同小学当了两年校长,又被调去京师教育局工作,相当于升职,但由于老舍很难跟那些热衷于钻营的公务员打交道,他很快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开始运用白话文进行创作。1921年,老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她的失败》,仅有700字。那时候的老舍,在文学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1924年,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先后有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问世,显露出文学才华。1930年,老舍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羁留半年,写了一本儿童幻想读物《小坡的生日》。1931年,老舍回到中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在被催稿的情况下,赶着写了几部他自认为失败的作品,如讽刺性的《猫城记》、喜剧性的《牛天赐传》等。老舍自己很看重的小说《大明湖》,因为1932年二八事变中,日本炸弹直接击中商务印书馆大楼,把版毁了,所以从来没有印出。

(12)、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3)、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但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诺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4)、我看到了一种新的精神。是,从他们决定投考哪个学校,要选修哪门科学的时候起,我就不断地听到“尖端”“发明”和“革新”等等悦耳的字眼儿。因此,我没有参加意见,更不肯阻拦他们。他们是那么热烈地讨论着,那么努力预备考试,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看出来,是那个新精神支配着他们,鼓舞着他们,我无权阻拦他们。

(15)、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16)、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7)、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8)、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离婚》这个书名象征着一些人不能做到的一种勇敢行为,因为他们满足于“婚姻”,也就是说,对奇糟不堪的现状卑躬屈膝。人人都“寻求被理解,渴望摆脱庸俗生活”,人人却又都在向生活妥协。老舍带着怜悯与慈悲,用幽默的语言写下了这一桩桩一件件。

(19)、于是,我的星期日的寂寞便是可喜的了。我不能模仿大猫,听不懂就跑上房去。我默默地听着小将们的谈论,而且想到:我若是也懂点科学,够多么好!写些科学小品,或以发明创造为内容的小说,够多么新颖,多么富有教育性啊。若是能把青年一代这种热爱科学的新精神写出来,不就更好吗?是呀,我们大概还缺乏这样的作品。我希望这样的作品不久就会出现。这应当是文艺创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题材。

(20)、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无论是不是自由恋爱,无论有没有经济来源,离婚都无异于“天塌”,尽管自己的破窑已经风雨飘摇,依旧选择护卫看上去的和谐与美好。

(1)、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

(2)、(7)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3)、济南的日子正值抗战的初期,老舍先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以笔杆作枪杆,以墨水作食粮,创作了许多与抗战有关的相声、大鼓词,不由分说肩负起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文人应有的责任,一切自然而然。小说《大明湖》满纸都是为济南人民抒发的苦痛与愤慨,于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涌现。

(4)、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5)、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6)、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来的艺术取向的,有长篇小说《离婚》和《牛天赐传》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写从浅露趋向含蓄,相当圆熟地形成他作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师、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独特的艺术风格。面对愈来愈严酷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日益关切国家大事,由此触发写作的灵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惨案的刺激,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引起他“对国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说《猫城记》的问世;一是更加关怀城市贫民的苦难,以此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叙述母女两代沦为暗娼,《我这一辈子》诉说下级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以农村来到城市拉车的祥子个人的毁灭,写出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

(7)、丰富胡同就在灯市口西街路北,胡同很窄,把口的一座小院,便是老舍的家。1949年底老舍从美国归来后,买下了这座院子,在此居住了17年。他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归乡,这里是他除出生地外,住得最久的一处。

(8)、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9)、在首都图书馆官方主页,点击“资源”——“电子图书”——“中文在线电子书”,在首页搜索书名,进行阅读。

(10)、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一说舒舒觉罗,皆待考证),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11)、《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12)、胡絜青和老舍都是满族正红旗人。胡絜青自幼好强,向母亲提出要上学,将来凭本事吃饭。就这样,她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老舍24岁时去英国东方学校教汉语。后又在新加坡一所中学教了半年书,1930年回国,住在好朋友白涤洲家。

(13)、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4)、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

(15)、七年,短得不够一个孩子拥有完整的童年记忆,但足够老舍先生捕捉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海浪,也足够让山东大学在民族危急的边缘成长得愈加独立和先进。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穿过他熟悉的名字,透过耳熟能详的字字珠玑,深入他在山大的生活,真实地感受他在课堂上的幽默诙谐与严谨踏实,文字上的理想与现实。

(16)、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满族正红旗,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17)、在《海外新声》上发表白话小小说《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8)、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9)、《月牙集》是老舍先生的自选集,由老舍先生作于1935-1944年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个病态社会,病态社会造出许多病态的人和事,罪恶的旧社会不让人们有出路,引起人们的深思。

(20)、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